北京倡信律师事务所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咨询热线15210796290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法律知识

被继承人的自书遗嘱

被继承人的自书遗嘱是指被继承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被继承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1。以下是关于自书遗嘱的详细介绍:

有效条件3:

遗嘱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应当神志清醒,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清楚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例如,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处于意识不清状态下所立的遗嘱通常无效。

遗嘱是真实意思表示:遗嘱内容必须是遗嘱人自愿作出的,不存在受欺诈、胁迫等情形,反映遗嘱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内容合法:遗嘱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同时,遗嘱处分的财产须是遗嘱人个人合法财产,不能处分他人财产。

由遗嘱人亲笔书写:遗嘱的全部内容都要由遗嘱人亲自书写,不能由他人代写或打印后签字。

遗嘱人签名并注明日期:遗嘱人应在遗嘱上签名,并注明立遗嘱的年、月、日。签名应与遗嘱人身份相符,日期能确定遗嘱的时间顺序,这是自书遗嘱形式上的重要要求,缺少任何一项都可能影响遗嘱的效力。

书写内容2:

写明立遗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等。

说明立遗嘱的原因:要处理的财产的名称、数额,财产分割意见,有关继承人应得的具体数额,以及其它有关要求。

明确遗嘱执行人:立嘱人、证明人、代书人分别签字盖章,最后署明立嘱时间。

注意事项:

确保形式规范:自书遗嘱需由遗嘱人亲自手写全文,不可打印或他人代写。若遗嘱不止一页,遗嘱人需在每一页都写上年月日并签名;如内容有涂改,一定要在涂改处签名并注明日期,否则可能导致涂改部分无效。

保障内容清晰明确:要明确遗产范围,只能处分个人合法财产,禁止处分他人财产。同时需列明继承人的全名、身份证号等身份信息,避免使用模糊表述。若希望把遗产留给自己的子女本人,与其配偶无关,务必注明 “遗产由子女个人继承,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

保留相关证据:可录制立遗嘱过程,展示书写、签名、日期等环节,以佐证遗嘱的真实性。若遗嘱人年老或患病,建议保留当时意识清醒的医学证明,如精神鉴定报告等。

妥善保管遗嘱:将遗嘱原件交可信赖的人,如律师、公证机构保管,避免遗失或被篡改。若财产状况变化或子女情况变动,应及时更新遗嘱并销毁旧版本。




自书遗嘱的法律效力通常不高于公证遗嘱,但存在特殊情况。

在过去,公证遗嘱的效力优先于其他形式的遗嘱。即若存在多份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公证遗嘱为准。因为公证遗嘱经过公证机构严格审查和证明,程序规范,能较大程度上确保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且形式和内容的合法性有较高保障。

然而,根据现行《民法典》的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这意味着,如果自书遗嘱是遗嘱人最后所立的遗嘱,即使此前有公证遗嘱,也应以最后的自书遗嘱为准。

例如,老人先立了公证遗嘱,将房产留给大儿子,但后来又亲自书写了一份自书遗嘱,表明要将房产留给小女儿,并签名注明了日期。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应按照后立的自书遗嘱来执行,小女儿有权继承老人的房产。

不过,虽然法律规定以最后遗嘱为准,但公证遗嘱在证明遗嘱真实性层面仍有独特优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所以在没有充分证据推翻公证遗嘱的情况下,公证遗嘱更容易被法院采信。


判断一份自书遗嘱的真伪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遗嘱的形式和外观

笔迹鉴定:这是判断自书遗嘱真伪的重要方法。通过专业的笔迹鉴定机构,对比遗嘱上的笔迹与遗嘱人平时的笔迹样本,包括签名、书写风格、笔画特征、书写习惯等方面,看是否一致。如果存在明显差异,可能表明遗嘱存在问题。

纸张和墨水:观察遗嘱所用纸张的质地、颜色、年代感等,以及墨水的颜色、褪色程度等。如果纸张和墨水与遗嘱声称的立遗嘱时间不相符,比如纸张是近期才生产的,或者墨水的颜色过于新鲜,与立遗嘱时间间隔较长不匹配,就需要进一步调查。

格式和排版:自书遗嘱的格式和排版通常具有个人特点。检查遗嘱的书写格式是否符合遗嘱人的习惯,如段落划分、行距、字间距等。如果遗嘱的格式显得很不自然,或者与遗嘱人平时的书写习惯有很大差异,也可能是伪造的。

遗嘱的内容

语言风格和用词:分析遗嘱的语言风格、用词习惯是否与遗嘱人相符。遗嘱人通常会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表达方式、词汇和语气来书写遗嘱。如果遗嘱中出现了遗嘱人不常用的词汇、专业术语,或者语言风格与遗嘱人平时的说话、书写风格明显不同,就需要引起怀疑。

内容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审查遗嘱内容是否符合遗嘱人的家庭情况、财产状况和个人意愿。例如,遗嘱中对财产的分配是否与遗嘱人生前的态度和行为一致,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如将大部分财产分配给与遗嘱人关系疏远的人,而忽略了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亲人。此外,还要核实遗嘱中涉及的财产信息是否准确,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签名和日期:检查遗嘱上的签名是否为遗嘱人的真实签名,签名的位置、样式是否与平时一致。同时,查看日期是否填写完整、准确,日期的书写方式是否符合遗嘱人的习惯,以及日期与遗嘱内容和其他证据显示的时间是否相互印证。

遗嘱的见证和证据

见证人的证言:如果有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的订立过程,见证人的证言可以作为判断遗嘱真伪的重要依据。询问见证人关于遗嘱订立的时间、地点、在场人员、遗嘱人当时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等情况,看其描述是否与遗嘱内容和其他证据相符。

相关证据的支持:收集与遗嘱有关的其他证据,如遗嘱人的日记、信件、电子邮件等,看其中是否有关于遗嘱内容或立遗嘱意愿的表述,是否能与自书遗嘱相互印证。此外,也可以调查遗嘱人在立遗嘱前后的行为表现、言语表达等,看是否与遗嘱所反映的意愿相符。

在实际判断中,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对自书遗嘱的真伪存在争议,最好通过法律程序,由专业的鉴定机构和司法机关进行鉴定和裁决。


声明: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利于普法之目的。本网部分内容可能涉及转载或摘录于网络,但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经本网核实后将会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
上一篇:离婚了房子归谁判决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