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后子女有赡养义务吗
在父母离异之后,子女依然负有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
众所周知,父母和他们的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以及权利与义务并不会因为父母的婚姻破裂而自动消失或者弱化。
因此,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离婚后由其中一方直接照顾子女的日常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另一方可以逃避对孩子的扶助和关爱。
事实上,无论父母是否亲自抚养他们的子女,只要他们之间存在父母子女血缘关系,那么子女对父母双方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赡养责任。
离婚后子女有赡养义务吗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二、继子女有赡养义务吗
此时需深入了解的关键问题在于是否确实存在事实抚养关系。
如果继父母对继子女实施过实质性的或规范化的抚养教育行为,那就意味着他们与继子女之间已经建立了在法律层面上的亲子关系。
对于那些曾受到继父母精心照料和教育培养的继子女而言,当继父母步入晚年之时,他们则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赡养责任;而若继子女从未体验过继父母的抚养教育,那么他们也就不具备任何强制性法定的赡养义务。
离婚后,子女对父母依然负有赡养义务。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这就从法律根源上奠定了赡养义务存续的基础。
从伦理道德层面看,父母给予了子女生命,并在成长过程中投入诸多心血,即便婚姻关系破裂、家庭结构发生变化,这份生育与养育之恩不会磨灭。子女回报父母的赡养之举,是维系亲情、遵循公序良俗的基本要求。
在司法实践中,只要亲子血缘关系成立,不管离婚后孩子跟随哪一方生活、另一方是否按时给付抚养费,当父母年迈、生活困难或是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都有责任在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父母。例如,有的家庭中,父亲在孩子小时候就与母亲离婚,此后很少露面,但孩子成年后,父亲年老体弱、没有生活来源,孩子依然要依法承担起赡养父亲的费用,为其提供必要的居住场所、照顾其日常生活,这是不可推卸的法定义务。
而对于继子女来说,是否有赡养继父母的义务,关键在于是否形成事实抚养关系。要是继父母切实履行了抚养教育继子女的责任,像长期负担继子女的生活开销、学业费用,关心其身心成长,那么继子女与继父母就等同于建立起法律认可的亲子关系,继子女便需要承担赡养义务;反之,若双方并未形成这类抚养关系,继子女就没有法定的赡养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