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倡信律师事务所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咨询热线132-6998-0950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经典案例

继承律师:跨国推诿的赡养 “真空”

继承律师:跨国推诿的赡养 “真空”


在上海,赵老爷子和老伴育有两子一女,子女成年后都出国留学,随后在国外定居工作。老两口体谅子女打拼不易,从未过多要求赡养,靠着微薄退休金生活。赵老爷子突发中风后,生活不能自理,老伴身体也每况愈下,照顾起来力不从心。他们多次联系远在国外的儿女,希望能得到经济上的支援,或是有人能回国照料一段时间,结果却总是被各种借口推脱,儿女只是偶尔寄些保健品回来,实质性帮助寥寥无几。


几年后,赵老爷子离世,留下一套老宅。这时,久未露面的儿女纷纷回国,要求按照法定继承分割遗产。一直照顾老人的亲戚看不下去,向法院出示证据:多年来与子女的通话记录,老人声泪俱下地诉说艰难,子女却无动于衷;社区开具的证明,显示老两口独自就医、艰难生活的状况;还有日常开销的账单,全靠退休金苦苦支撑。法院审理认为,子女长期对父母缺乏基本赡养行为,属于遗弃被继承人,情节严重,最终判决三人丧失继承权,老宅由一直照顾老人的亲属获得部分补偿后,收归国有。




当儿女在国外不赡养父母,却还妄图争夺遗产时,情况较为复杂,需要从法律和道德多层面去考量应对:


法律层面


赡养义务与继承权关联:在我国法律体系下,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明确规定,继承人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行为,丧失继承权。如果能证明子女长期在国外,对身处国内、生活困难或需要照料的父母全然不管不顾,没有尽到基本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赡养责任,情节严重时,其他继承人可向法院主张其丧失继承权。例如,父母生病住院急需费用,多次联系国外子女均被无视,导致病情延误,此类情况就很可能被认定为遗弃。


举证责任:想要主张国外子女丧失继承权,国内的父母或其他继承人需承担举证责任。要收集诸如与国外子女的沟通记录,像微信、邮件里提及赡养问题但被拒绝的内容;医院的就诊记录、缴费单据,显示父母独自就医艰难;邻居、亲戚目睹老人无人照料的证人证言等,形成完整且有说服力的证据链,证明国外子女未尽赡养之责。


遗嘱安排:如果父母意识清醒且有自主行为能力,完全可以立下合法有效的遗嘱,明确排除不赡养子女的继承份额,将财产指定给尽孝的子女、亲属或者捐赠公益机构。遗嘱需严格遵循法定形式,自书遗嘱要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日期;代书遗嘱需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等,以此确保自身遗产分配意愿得以落实。


道德层面


舆论压力:虽然法律是底线保障,但社会舆论也不容小觑。不赡养父母的行为违背公序良俗,一旦家族内部知晓、邻里传开,甚至经社交媒体发酵,国外子女会承受巨大的舆论谴责。这种来自社会的道德评判,有时也能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不当行为,放弃不合理的遗产争夺诉求。


家族调解:家族长辈、德高望重的亲戚出面调解,利用亲情纽带和传统家族观念,跟国外子女讲清利害关系,劝诫他们即便从做人最基本的孝道出发,也不应漠视父母赡养,还觊觎遗产,争取内部化解矛盾,避免对簿公堂,维系家族关系的最后一丝温情。


从法律角度来看,上海赵老爷子这一遗产争夺案例涉及多个关键法律要点:


赡养义务的法定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 。该案例中,赵老爷子夫妇年老体弱,生活陷入困境,中风、疾病缠身之际极度需要照料与经济支持,远在国外的子女却仅用借口推诿,仅偶尔寄些保健品,未履行实质赡养责任。这种消极不作为违背了法律对子女赡养义务的强制要求,是后续一系列法律判定的基础事实。

继承权丧失情形的适用: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继承人存在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行为,丧失继承权。赵老爷子子女明知父母生活艰难,对多次请求援助置若罔闻,致使父母只能依靠微薄退休金和邻居、亲戚救济度日,病情也因无人照料、费用短缺而延误,已构成遗弃情节。法院认定其丧失继承权,正是精准适用该法条,严格遵循法律逻辑,保障遗产分配公正。

举证责任的履行:国内亲属主张国外子女丧失继承权,必须承担举证责任。在此案里,他们收集的证据十分关键且丰富:与子女的通话记录,直观展现出老人求助时子女的冷漠;社区证明从第三方中立视角,说明老两口独自就医、艰难维持生活的状况;日常开销账单则量化反映经济窘迫,辅助证明子女未给予经济供养。这些证据相互印证,形成完整闭环,说服法庭认定子女未尽赡养之责,满足法律上举证要求,推动审判公正裁决。

遗嘱的作用及影响:虽然案例未提及遗嘱相关事宜,但从法律角度延伸,遗嘱是被继承人分配遗产的自主意愿体现。若赵老爷子夫妇生前意识清醒时立下遗嘱,明确排除不赡养子女的继承份额,指定照顾自己的亲属继承,只要遗嘱符合法定形式,如自书遗嘱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或代书遗嘱满足见证人数等条件,后续的遗产分配就能更贴合老人遗愿,减少不必要纠纷,凸显遗嘱在遗产继承法律程序中的重要性。


声明: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利于普法之目的。本网部分内容可能涉及转载或摘录于网络,但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经本网核实后将会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
上一篇:被继承人的自书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