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倡信律师事务所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咨询热线15210796290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经典案例

房产继承法律咨询:同居十年未领证,遗产分割起纷争

【典型意义】
  1. 明确非婚同居关系中遗产分割的法律适用与考量因素:本案为处理非婚同居关系下的遗产分割纠纷提供了重要范例。在没有婚姻登记的情况下,法院综合考虑同居时长、双方付出等因素,合理界定遗产分配,填补了司法实践中此类案件裁判的部分空白,为类似纠纷提供了明确的法律适用指引,让司法裁判更具可预见性。

  1. 彰显多元联动调解机制在继承纠纷中的重要作用:案件中承办法官联动镇调解员、村社干部等多方力量,充分发挥 “法律明白人” 优势,运用 “武阳茶话” 调解法化解矛盾。这展示了多元联动调解机制在处理继承纠纷时,能够有效降低当事人对立情绪,兼顾法理与情理,实现矛盾不上交,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的独特价值,为继承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创新且高效的路径。

【案情简介】
自 2013 年起,原告陈某与金某开始了同居生活,二人虽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也没有共同子女,但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双方感情稳定。陈某在生活中悉心照料金某的日常起居,彼此相互陪伴。然而,2024 年 11 月,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夺走了金某的生命,也打破了原本的平静。
金某去世后,陈某与金某的亲属金某三、金某四在金某的财产分割问题上产生了巨大分歧。陈某认为自己与金某共同生活多年,应分得部分遗产;而金某三、金某四则以双方未领证为由,坚决拒绝陈某分割遗产的请求。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即便经过村社数次调解,依然无法达成一致,最终只能将纠纷诉至法院。
【法院裁判】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迅速展开行动,通过多次电话与原告、被告及其亲属深入沟通,很快找到了矛盾症结所在:双方对金某遗产的认知存在巨大差异,都认为对方侵占了本应属于自己的大额遗产,这导致遗产分割始终无法推进。
面对这一情况,法官积极组织调解工作。但调解初期,被告金某四态度消极,拒绝配合,案件陷入僵局。法官随即转变策略,联动镇调解员、村社干部等多方力量,借助 “法律明白人” 贴近群众、熟悉民情的优势,逐渐消除当事人对法庭的抵触情绪,并成功敲定调解时间。
考虑到正值果子丰收,农户农事繁忙,法官秉持司法为民理念,决定走出法庭,前往农户家中开展调解工作。调解过程中,法官一方面从情感角度出发,向被告讲述陈某十年来对金某无微不至的照顾,唤起双方对过往情谊的回忆,缓和对立情绪;另一方面,从法律层面为原告详细解释遗产分配的原则和相关法律规定,让其明白遗产分配需综合考量金某的具体经济状况,不能仅凭主观想法确定分配数额。
经过法官多次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当事人的态度逐渐软化,深刻认识到亲情与家庭和谐的珍贵,这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最终,双方就金某的财产分配达成一致意见,并且在当天完成了履行,这起持续多日的遗产继承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专家评析】
争议焦点一:非婚同居关系中,一方是否享有遗产继承权。在本案中,陈某与金某未办理结婚登记,其是否有权分割金某遗产存在争议。专家指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办理结婚登记不构成法律上的夫妻关系,一般不享有法定继承权。但考虑到双方长达十余年的同居生活,以及陈某在生活中的付出,从公平和公序良俗原则出发,法院可酌情对遗产进行合理分配。本案中法院综合考量各方因素,为非婚同居关系下遗产分配提供了实践参考,明确了在特殊情况下对遗产分配的考量方向。
争议焦点二:多元调解机制在继承纠纷中的实践应用效果。如何通过多元调解机制有效化解继承纠纷是本案的另一关键。专家认为,继承纠纷往往涉及亲情纠葛与利益冲突,单纯依靠司法裁判可能难以彻底解决矛盾。本案中法官联动多方力量,发挥 “武阳茶话” 调解法的优势,从情感沟通和法律释明双管齐下,成功促使双方达成和解。这一实践充分证明了多元调解机制在继承纠纷处理中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为今后类似案件的调解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法律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以上文章详细剖析了这起同居关系下的遗产继承纠纷案例。若你觉得案例细节、评析角度或法律指引等方面需要调整,欢迎随时告诉我。


声明: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利于普法之目的。本网部分内容可能涉及转载或摘录于网络,但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经本网核实后将会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
上一篇:北京离婚律师咨询:婚后离婚,“三金” 彩礼该不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