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倡信律师事务所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咨询热线15210796290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经典案例

同居女友及继子转走遗产引纠纷,如何认定财产归属成关键

典型意义

  1. 同居关系财产认定:对于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同居关系,同居期间财产混同的,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应认定为共同财产,双方份额通常相同。这明确了同居关系中财产的认定规则,为类似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

  2. 法定继承优先原则:在没有遗嘱等特殊情况下,遗产应按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继承。本案中李某红无第一顺位继承人,其遗产由第二顺位继承人姐姐李某菊、弟弟李某进继承,强调了法定继承的优先性和权威性。

案情简介

李某红与王某自 2005 年 10 月起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未办结婚证。2024 年 11 月 16 日李某红意外去世后,王某之子李某光将李某红微信上 47000 元转至自己微信。李某红父母双亡、未婚未育,其姐姐李某菊、弟弟李某进将王某、李某光诉至法院,要求返还该笔款项。法院查明后认为,王某与李某红系同居关系,47000 元是二人共同财产,李某红占一半份额即 23500 元,该部分应作为遗产由其法定继承人李某菊和李某进继承。

法院裁判

法院判决被告王某、李某光于判决生效后二十日内支付原告李某菊、李某进 23500 元,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专家评析

争议焦点一:同居关系与婚姻关系的区别及财产认定。同居关系虽在生活中可能类似婚姻,但在法律上有本质区别,财产认定不能简单参照婚姻关系。本案明确了同居期间财产混同的认定方法,避免了类似情况下的财产纠纷认定混乱。
争议焦点二:法定继承人与非法定继承人的权益界定。在有法定继承人的情况下,非法定继承人如同居伴侣,一般不能直接继承遗产。本案严格遵循法定继承原则,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同时也提醒人们要重视婚姻登记,以保障自身的财产权益。

法律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了遗产的继承顺序,明确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规定了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但本案中王某不符合该情形。这些法律条款为处理此类继承纠纷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声明: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利于普法之目的。本网部分内容可能涉及转载或摘录于网络,但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经本网核实后将会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
上一篇:探望权纠纷案 判决支持父亲视频探望孩子诉请